近年来,仙台坝镇深刻把握耕地保护的战略意义,以“扛责任、守底线、优服务、重宣传”四大举措为核心抓手,全方位筑牢耕地保护坚固防线,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注入坚实基层力量。近日,该镇凭借扎实成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2024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荣誉称号。

扛牢党政同责,织密全域“责任网”。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镇级“田长”,并将耕地保护纳入党委政府的核心议事日程和年度考核重点。通过健全“镇、村、组”三级田长制体系,把保护任务精准分解到村、责任明确到人、监管延伸到田间地头,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专属“监护人”。

强化宣传引导,凝聚全民“大共识”。在镇村两级设立4块田长标示牌,公开监督电话、耕地保护面积及保护区域,主动接受群众全程监督。通过院坝宣讲、宣传栏展示、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发放耕地保护宣传手册及永久基本农田到户明白卡1000余份,让“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营造出全民参与、共同守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严守监管底线,拉起违法“高压线”。秉持“零容忍”态度,构建“早发现、快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巡查体系。在完善三级田长制基础上,健全“巡查员+农户”联控机制,结合上级耕地卫片监督与实地巡查,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实时监管网络。落实用地台账化管理,动态掌握建设用地、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等使用情况,对新增乱占耕地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实现耕地保护零违法、违法占地零新增。

聚焦协同发展,注入振兴“新动能”。近年来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600亩,引入“田秀才”“土专家”组建技术团队,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技推广平台,针对性提供技术指导。广泛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技术,布设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推动全镇耕地平均质量等级稳步提升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发展订单农业,畅通产销对接渠道,成功引进3家农业企业,让守护耕地的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协同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