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硖口驿镇大铁坝村一名干部在开展汛期巡查时发现一只“猛禽”,停留在村委会广场的健身器材旁。
这只鸟背部羽毛呈蓝灰色,腹部布满黑褐色横纹,爪牙锋利,翅膀微颤。经联系县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初步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游隼。
工作人员仔细检查发现,其无明显外伤,分析可能因降雨飞行受阻力竭降落在此。工作人员随后为其补充水分、喂养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这只游隼逐步恢复体力,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回归自然。
近年来,随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朱鹮、林麝、红嘴相思鸟、游隼、红豆杉、秦岭冷杉等一大批国家Ⅰ、Ⅱ级野生动植物相继“落户”硖口驿镇。为切实维护生态平衡,共建野生动植物舒适栖息地,硖口驿镇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维护生态平衡关键一环,启动非法捕猎贩卖鸟类等野生动植物排查整治工作,大力重塑“宣传+救助”“排查+打击”一体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网络,形成了“党委挂帅、支部出征、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新格局。
游隼(yóu sǔn)
游隼,属隼形目隼科猛禽,体长41-50厘米,背羽蓝灰具黑纹、胸腹白褐布细斑,脸颊有黑色粗纹如“海盗面罩”,喙短钩状、爪尖锋利。其狩猎时俯冲速度超320公里/小时,为世界最快鸟类,被誉为“天空猎手”“王牌飞行员”,主要捕食中小型鸟类,栖息于山地、海岸等地,现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如遇受伤、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
千万不要盲目救助或自主放生
请第一时间报警
或联系动物保护部门
此外
猛禽类动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广大居民在救助过程中
一定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到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