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这意味着~东关小学的600余名“小创客”们将在AI、编程、短视频等数字技能加持下,动手动脑,让古老的羌族歌舞技艺,在数字世界里“活”起来、“潮”起来,深度体验文化传承的科技新玩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将系统学习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图形化编程、简易3D建模等实用数字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羌族文化的记录、呈现与传播实践中。通过“技术学习”与“文化实践”的深度融合,项目预期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加深其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从而显著增强其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项目前期,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了羌族舞蹈、创意编程、3D设计与打印、无人机操作、创意智造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链接地方文化资源,特邀县文化馆专家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羌族文化展示与技艺传授,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据悉,项目以“用AI点亮数字梦想”为主题,倡导将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应用作为提升乡村儿童数字素养的重要内容,以“辨真假、保安全、防沉迷”为基石,提高乡村儿童基于数字信息的“学、做、协作”能力,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助力他们自信面向未来。
小数苗计划(Seeding the Digital Future)
北京联想公益基金会携手深圳市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联想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支持计划,简称“小数苗”计划。项目旨在发现、孵化创新多元的、能够有效提升乡村儿童数字素养的实践经验,通过资助对提升数字素养作用明显的实践项目落地乡村小学、社区场景,促进国内乡村儿童数字素养领域的交流学习,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教育新场景、新模式与新方法的探索,助力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支持生态的形成。
2024-2025年为项目第一期,“小数苗”计划共收到225份覆盖全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的有效提案,最终15个项目入选,共享400万元资助金,于2025年落地实施,将进入100余所乡村学校及社区,惠及约1.2万名乡村儿童。
2025-2026年为项目第二期,“小数苗”计划以“用AI点亮数字梦想”为主题,倡导将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应用作为提升乡村儿童数字素养的重要内容,以“辨真假、保安全、防沉迷”为基石,提高乡村儿童基于数字信息的“学、做、协作”能力,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助力他们自信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