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略阳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抢晴天 !略阳烘干服务“稳”住粮仓

当前,正处于“三秋”生产关键阶段,连日来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了挑战,各镇(街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秋粮收割、烘干工作,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减灾技术指导,助力农户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全力守护粮食安全。

在两河口镇张家坝村水稻种植基地,一片片规划整齐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机器,收割、脱粒、除杂等工序一气呵成,金灿灿的稻谷顺着管道哗哗地装入运输车。

张家坝村现有稻田100余亩,亩均产量稳定在1100斤左右。受连续秋雨影响,部分田块土壤湿度大,种植基地管理人员陈有贵正在带领村民们忙着水稻收割。略阳县金禾实业有限公司张家坝村种植基地管理人员陈有贵说:“今年雨水特别多,好不容易趁着天气好,我们赶紧组织来收割,今天一收完就全部结束收割工作,等一下我们就拉去烘干。

收割只是第一步,传统的庭院晾晒方式已无法满足大规模、高效率的粮食处理需求,潮湿的稻谷需及时烘干,防止霉变发芽,烘干设备便成为确保粮食品质的关键。在唐家沟村烘干车间内,烘干塔轰鸣运转,早上刚收割的3000斤稻谷正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烘干机中。经清理、烘干、冷却等工序后,变为颗粒饱满、水分达标的干稻谷,通过“收—储—运”全流程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入库。烘干机24小时满负荷运转,运粮车辆往来不绝确保粮食及时烘干、安全存储。两河口镇长坝村村民杜跃笙:“我们从粮食拉来进厂到烘干,大概需要8到12个小时,根据水分的不同,大概从30多(水分),一直到烘干14(水分)左右。目前,我们已经烘干了38吨左右,每天粮食持续不断地拉来,我们都保证必须把它烘干。

据了解,今年两河口镇水稻种植总面积510余亩。为应对阴雨天气对秋收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镇上抢抓降水间隙,全力开展收割作业。目前,全镇已全面完成水稻收割,烘干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两河口镇镇长赵成轩说:“为积极开展秋粮抢收工作,两河口镇科学制定抢收计划,按照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的要求,通过‘农机互助+人力补充的模式,利用降雨间歇期全力组织机械抢收。目前全镇共出动收割机7台,粮食烘干塔3个,日烘干量可达120吨,确保颗粒归仓。

针对持续性秋淋导致田间积水、整地困难等突出问题,作为灾后农业恢复的“总调度”,县农业农村部门从物资、服务等方面统筹发力,组织人员核查灾情、推进定损理赔,同时紧盯秋播节点,疏沟渠、排积水,为播种创造条件。

在硖口驿镇的油菜田里,县农业技术人员正蹲在田埂上,为农户讲解油菜防病要点。农技专家提醒农户,由于强降雨导致田间湿度大,要抓紧做好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及时扶正倒伏植株,冲洗稻株,以防止细条病、细菌性基腐病及白叶枯病等病害的蔓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杨文波:“这个油菜种得早,长势都还可以,疏密也还合适,后面就是把病虫害防一下。今年雨水比较多,容易得病,这个就是病害。”

镇村干部带头深入田间,组织农户清淤排水、抢收作物,推进农田复垦复种。

我县通过调整农机作业方式、紧急调度设备、加强烘干保障等措施,全面开展收割作业,形成高效、迅速的应急烘干网络。全县共出动收割机26台,开沟机械30台,设立粮食烘干点15个,日烘干量可达到100吨,并成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5支,全面保障秋粮颗粒归仓。截至目前,全县4800亩水稻已全面完成收割工作,累计抢烘稻谷1980吨。

从“抢收抢种”,到农技专家“精准指导”,再到农业系统“统筹保障”,我县三级力量协同发力,以最快速度恢复农业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