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见证奋斗步履,五年绘就壮美华章。从田间地头的产业振兴,到项目建设的创新突破;从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在我们脚下一步步变为生动现实。
“十四五”以来,我县紧扣“绿色循环·转型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一立四振兴”战略,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破解发展瓶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三个略阳”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全景展现我县“十四五”期间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即日起,“略阳发布”《向人民报告》栏目推出“绿色崛起略阳答卷”主题报道,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这五年的非凡跨越,讲述属于略阳的奋斗故事。
嘉陵江畔,红叶山峦与崭新村落相映成趣。平坦的柏油村道旁,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农家小院围墙上,农耕文化壁画栩栩如生;村口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与休憩凉亭一应俱全——这是我县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在贯彻落实先进经验的过程中,我县以环境整治为基石,以产业振兴为内核,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之路,让和美乡村的图景愈发清晰。
环境蝶变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我县以“绣花”匠心深耕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垃圾革命”,推进村庄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计投入环境卫生整治资金340.7万元,累计发动农民群众33905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202.2吨、村内水塘403口、村内沟渠3593.6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373吨。确定牌坊坝村、官地山村、观音寺村、炉子坝村为垃圾分类示范村,建成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站27座,打造500余平方米的花卉景观。兴州街道安坪沟村以“庭院评选”点燃村民热情,“家家比整洁、户户争先进”成新风尚;接官亭镇麻柳铺村升级畜禽圈舍实现粪污循环利用,文化广场上的欢歌笑语,见证着乡村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蜕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村庄整治实现全覆盖。
产业扎根筑牢富民强村根基
立足“中国杜仲之乡”禀赋,我县把特色资源转化为致富优势:“略阳天麻”“略阳乌鸡”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在外,做大食用菌、中蜂、干杂果“三个产业”,全县发展食用菌6000万筒、打造示范基地8个,养殖中蜂5.2万箱、年产蜂蜜426吨、建养殖示范基地15个,发展核桃11.17万亩、板栗3.03万亩及多个示范园,产业发展动能持续攀升,已带动1000余户农户稳定增收。聚焦“五个农业”,培育12家县级以上产业链龙头企业,注册20余个农特产品商标,建成蜂产品加工车间、食用菌加工设施、核桃加工生产线等,取得ISO9001认证并建设29处冷藏保鲜设施,产业聚集化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文明润乡凝聚乡村振兴民心不负好时光
我县以文化浸润涵养文明新风,“羌韵新声”宣讲团走村入户,院坝会里话家常、议民生,152个红白理事会精准遏制大操大办陋习。此外,共计完成1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开展惠民演出91场,放映公益电影873场,建成新型文化空间2个,丰富了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验。同时,开展183户“美丽家园”示范户、1.2万户“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让文明标尺融入村民生活,使崇德向善、邻里和睦的乡风成为乡村振兴最温暖的底色。
我县以“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持续助推农业强基、农民乐居、农村焕新的战略性抓手,力求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齐头并进,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