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略阳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略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略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0日

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

“十四五”时期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对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激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消费帮扶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脱贫人口消费潜力,结合我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持续促进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推动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消费帮扶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聚焦重点,统筹兼顾。全县脱贫人口为重点,兼顾农村低收入人口,打通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痛点难点堵点,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继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突出市场导向,持续提升市场参与度

(三)创新方式,共享共赢。积极推广定向采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助农集市、直播带货等帮扶方式,大力推进消费帮扶“三专”建设,不断探索消费帮扶新业态新模式。

(四)强化监管,逐步规范。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完善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三、扩大产品和服务消费

持续强化定向采购帮扶。各部门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内产品通过职工福利采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继续组织开展特色农副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金融机构企业、进酒店等活动,鼓励食堂、内部商超等签订直供直销和长期供货合同借助社会帮扶“3+X”(国企、高校、医院、万企万村)帮扶体系,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各预算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预留年度食堂食材采购份额,通过“832”平台采购县内农副产品。继续推行运用职工福利政策助推消费的帮带作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县内产品,优先安排到镇(街道)村开展采购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发消费县内产品和旅游服务。(县财政、教体局、卫健、乡村振兴、工商联、市场监管局工会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持续深化苏陕协作消费帮扶。继续将消费帮扶作为苏陕协作的重要内容,主动对接南通农产品需求,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分级、包装、追溯标准化。不断完善苏陕消费帮扶推介协作机制,积极对接南通、海安等地农产品需求,发挥苏陕消费帮扶联盟和略阳县农特产品南通展销中心作用,大力拓展“略货入通”“略货入海”渠道,持续完善买方联盟、卖方联盟深度结合的苏陕消费帮扶推介协作机制,与南通、海安方面共建农特优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平台,推动在对口帮扶地区布设专柜、专区、专馆等工作。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及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持续开展“略货进苏”、“略货入通”、“略货入海”等产销对接活动,扩大略阳农产品影响力。支持引导苏陕两地县级特别是后方预算单位,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线上平台与线下展销相结合等方式,协调统筹各方面资源,在南通设立消费帮扶专馆,推动更多供应商和消费帮扶重点产品进驻全国“832”平台和中国社会扶贫网,多渠道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县经贸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改局、供销联社、乡村振兴局,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具体实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持续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消费帮扶展销会等方式集中采购消费帮扶重点产品。引导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优先购买当地农副产品作为原材,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对脱贫户的辐射带动作用,选取资质齐全的龙头企业进行订单式生产销售。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电商等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利用多种形式消费来自脱贫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动员金融机构、各类商超、电商平台等创新会员激励机制,探索通过“积分换购”“满赠满减”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持续扩大我县产品和服务消费。创新社会大众消费帮扶理念,发布特色产品产地信息,倡导党政机关干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城市人群到原产地认领贫困群众土地、经济林、养殖等“种养加”项目,实现社会爱心消费与贫困群众脱贫需求精准对接。(县工商联、农业农村局、经贸局、发改局、乡村振兴局、民政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工会、共青团、妇联、网信办,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四、扩宽全县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

(一)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支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网点下沉,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推动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推广共享运营。以全县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停靠、卸装等作业设施建设和管理,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加快农村客运和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物流和邮政普遍服务体系,提高快递服务通达率,力争实现具备条件的脱贫村物流快递服务全覆盖。深化脱贫村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严格落实高速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降低脱贫村物流成本。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培育一批直销配送中心、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完善农产品批发供应市场冷链设施,做好产地与销地冷链衔接。(县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经贸局、发改局、邮政分公司,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二)拓展消费帮扶重点产品销售渠道。继续推进消费帮扶专柜、专馆、专区“三专”建设,加大消费帮扶“七进”力度,做到全覆盖、优先购,为群众参与消费帮扶行动搭建便捷载体。组织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直接对接消费帮扶重点产品,建立“集采直销”模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开展直采直购系列活动。支持参加农博会、农贸会、展销会,专设消费帮扶展区,集中推介、展示、销售特色农产品。创新电商销售模式,推动形成“龙头电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产品”产销模式,鼓励企业搭载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供销e家等大型电商平台销售扶贫产品。利用略阳电商扶贫、百味网等县内电商平台,结合阿里钉钉和中国社会扶贫网,加大与全国各类电商扶贫频道对接,发挥新零售和新技术在农村电商扶贫平台的推动作用。(县经贸局、财政局、发改局、工会、供销联社、工商联、乡村振兴局,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三)提升电商服务水平。建立符合地域特征、专业化、规范化的电商运营团队,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指导,为全县电商经营者提供专业服务,充分挖掘电商发展潜力。建立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电商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推进全县4G网络深度覆盖,不断提高脱贫人口使用网络和用户终端等能力。(县经贸局、网信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文旅局,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五、强化预警妥善应对农副产品滞销

(一)强化农产品滞销监测预警。切实用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县级信息中心等现有载体,充分调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平台在农产品产销监测领域的信息化优势,建立完善农副产品滞销监测预警机制。定期采集、分析、预判重点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向,免费发布农副产品价格信息和市场行情分析,引导各地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农产品上市时间。针对可能发生的农产品滞销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指导种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时调整生产。(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乡村振兴局、经贸局、网信办,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二)建立多方联动应急处理机制。县级部门与各镇(街道)要研究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农副产品滞销应急处置方式,制定相应工作方案。组织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城市医疗及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消费帮扶公益活动,采取“以购代捐”“爱心认购”等方式集中消纳滞销农副产品。鼓励重点企业加大市场化采购力度,适当增加商业库存,就地就近解决农副产滞销。(县经贸局、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乡村振兴局、供销联社、工商联、县域各金融机构,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六、提升特色农副产品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

(一)推动特色农副产品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建设区域化、专业化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开展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鼓励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采取“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增强特色农副产品持续供给能力。积极引导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和产业园区集聚。(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二)切实提高特色农副产品质量。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依托我县资源禀赋,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示范推广力度,增加全县优质特色产品供给。大力推广优质农副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联结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通过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消费帮扶重点产品追溯和质量安全督查和检验监测等方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支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或登记保护。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管控,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积极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三)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注重历史、文化、地理等资源挖掘,强化特色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和销售模式创新,培育一批特色农副产品知名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转化为品牌优势,帮助消费帮扶重点产品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继续推动全县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强化特色品牌宣传,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鼓励各企业利用各类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展示推介。(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经贸局、发改局、科技局、乡村振兴局、宣传部、文旅局、市场监管局、供销联社,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七、促进文旅休闲等服务提质增效

(一)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行动,引导全县特色产品进景区、进宾馆、进饭店,向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等复合型业态模式转变,打造具有略阳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在旅游景区设立略阳特色产品专区、专柜,进行推介宣传;改造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通村公路、景区景点连接线,引导八渡河旅游带、嘉陵江两岸,G345乡村自驾游线路上的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农家乐、采摘基地等设立特色产品供应点,鼓励配套建设休闲步道、自行车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慢火车等体验式设施。构建“农业观光+旅游购物”帮销产业模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特色产品销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培育农家乐、特色民宿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一批农业观光园,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互联网”模式,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县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经贸局、发改局、住建局、交通局、乡村振兴局,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二)大力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全县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保护与利用,立足地域、民族、农耕等文化特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产业镇村和文化产业聚集地。支持麻编、竹编、羌绣等传统手工传承与创新发展,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加大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鼓励成立专业文化形象营销机构,推广大众参与式评价、沉浸式体验等经营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县文旅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乡村振兴局,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具体实施)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消费帮扶专班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充实消费帮扶组织机构,完善消费帮扶沟通协调机制,细化任务分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联动、形成合力,切实将消费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制定配套政策,建立督导督查机制,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及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强化政策激励。继续发挥财政、投资、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引领作用,强化消费帮扶政策支持力度。对积极参与消费帮扶且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企业、单位及社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宣传推介,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评先评优等方面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引导有关镇(街道)打造一批区域共用品牌、创建一批消费帮扶产地示范镇村、培育一批消费帮扶示范企业和社会组织,对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补助

)强化市场监管。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切实强化对纳入消费帮扶范围的农副产品质量体系监管。综合采取财税、土地、金融、征信、行业准入等手段,依法加强市场主体行为约束,进一步维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图解】《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

【音视频解读】《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

【专家解读】常文斌解读:《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

【负责人解读】发展和改革局代赈办主任黄伟 解读《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